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藏八字算命最准网,以及三藏算八字免费算命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明末到清末,行走江湖之人,无论天南海北,萍水相逢,只要互通一句“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就为教门中人,彼此皆为兄弟。这八字真言如同一条特殊纽带把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人联系聚拢到一起。
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又有何魔力能够串联无数人?
“无生老母”指的是世界的本源,是造物主。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真空家乡”,所谓诸法性空,是万物的本性。这句话合在一起,代表了这一特定人群的基本宇宙观和信仰,能解得其中意味的,便是同一教门下的自家弟兄。
这个教又是个什么教呢?就是糅合了佛教、道教、儒教的民间宗教——罗祖教(即”罗教")。
上图_ 罗祖教
宗师罗祖
罗祖教得名于其创始人罗梦鸿。生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山东即墨人。他出生在卫所军户家庭。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他写的《苦功悟道卷》中写道“叹人身,不长远,心中烦恼,父母亡,一去了,撇下单生”。
由于是军户家庭出生,罗梦鸿成年之后被派往密云当兵。在古北口一带的卫所负责粮草转运。在军队中,罗梦鸿表现突出,受守备器重。
但是,就在别人以为他前途光明的时候,他却离开了军营,选择了修道求真的道路,要去参透“我死后,何处托生”的问题。
罗梦鸿先是由朋友介绍,找了一位大师。这位大师是净土宗佛教的传人,给他说只要日夜念佛,便可开悟。于是罗梦鸿“无昼夜,念阿弥,不肯放松”,这样一年就是八年,可是心中仍然不得解脱。
上图_ 佛教古籍《销释金刚科仪》
一日,罗梦鸿邻居的老母亲病逝,请来和尚超度,法会上僧人念《金刚科仪》。罗对此产生了兴趣,拿来《金刚科仪》研究思考了数年。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十月十八日,他正对无法找到证道之路“昼夜烦恼,梦中哭痛”之时,忽然看见“西南放道白光照耀我身”,于是面朝西南端然坐定,突然间心花发朗,心地开通。这天,他觉得自己参透生死,修成正果。于是便开始设立法门,四处传教。
在司马台长城碉堡之外,罗梦鸿搭了一个讲台,在此讲经说法。司马台靠近白河和潮河。司马台由于漕运兴盛,成了一个水陆交通重镇,漕兵、水手、客商云集于此。罗祖教,并沿着运河流传到全国各地。
上图_ 明清时期天津兴旺的运河漕运
开花散叶
罗祖教发端于运河枢纽,发展壮大依靠的是漕运组织。明清时期,贯穿南北水运的京杭大运河是维系帝国生存的命脉。为了保证命脉通畅,朝廷维持了一支巨大的运河水手队伍,称之为漕帮。
罗祖教这个宗教与漕帮之间有天然的亲和性。漕运水手终年在漕船上漂泊,领着微薄的薪俸,而且世代为军,毫无人身自由,是底层的无产者,生活处于“无”的状态。而罗祖教中提出的“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提出了一个彼岸世界的“有”,给了水手们精神慰藉。
漕粮运输是需要众人合作配合的行业,所以漕帮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罗祖教在漕运水手中流行,也形成了各式各样较为严密的组织,宗教一旦形成组织,就更具有凝聚力和传播能力。
漕运水手活跃在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上,他们将罗祖教传播到了运河沿岸盐商、纤夫、风客等底层人群,罗祖教在城市中,形成了各种香堂组织。到了清末,漕运衰败,漕帮解散,漕工群体大幅度涌入城市,罗教逐渐地融入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大流中。
上图_ 《西游记》彩绘插图
罗祖教和《西游记》
众所周知,明中后期成书的《西游记》描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求取真经的故事。其实,取经神话并非明小说《西游记》原创,自宋代开始就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话本小说戏曲在民间流传,但明小说《西游记》是取经故事中流传最广、成就最高的其集大成者。
在研究《西游记》成书缘起时,郑振铎和胡适两位学者发现了《西游记》和罗祖教间密切的关联,后学者对此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掘考证了详实的依据。
罗祖教在民间流传,是通过一种名叫“宝卷”的文本。而宝卷中屡屡提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末的三部宝卷的卷中就写道:
“皇王护法重恩,九后托化净土西天,……,先有证见,圣者、猪八戒、沙和尚、白马做护法,度脱众生,护法都成佛去了。”
上图_ 罗祖教古籍 《龙华科仪》
更有意思的是,在罗祖教的经典《龙华科仪》中,讲了一段罗梦鸿的求学经历。罗梦鸿曾经在九华山李头陀门下顿悟,被赐予法号“悟空”,罗祖教内部还流传着,罗祖曾经被朝廷册封为“山东罗祖圣君护国齐天大圣”称号。
于是,有学者认为,罗祖教徒就是将他们的祖师比作孙悟空。他们通过颂扬孙悟空“取得经来度众生,护法功德永无穷”,来鼓吹他们的教主,所谓“唐僧护法成佛去,今是古来古是今。国王大臣护佛法,成佛功德永无穷”。从而以引起民众的信仰崇拜,这很可能就是《西游记》一书的成书背景。
这一点,从《西游记》思想内容和罗祖教教义的深深契合可以印证。
上图_ 无生老母画像
比如,罗祖教的根本宗旨“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就在《西游记》中或明或暗不断地体现。
《西游记》多次直接写明“悟真空”的宗旨。第二十四回诗云“三五年前归正宗,持斋把素悟真空”,九十五回诗云“沐净恩波贵了性,出离金海悟真空”。而在小说中,观音两度化身“老母”形象给予取经人帮助点化,正与明代罗教将观音菩萨与无生老母混为一谈崇拜的特征相符合。
《西游记》中还时常出现许多内丹学术语“姹女”“婴儿”“木母”“金公”“心猿”“意马”等等。
内丹学是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一种,区别于用化学方法炼制实物金丹的“外丹学”。内丹学主张以人的身体为熔炉,以精气神为原料,在体内炼出金丹,从而得道升仙。内丹学中既有借用外丹学中“金公”(铅)、“木母”(水银)等术语,又有和“姹女”“婴儿”等和人体生理心理相关的术语。
上图_ 《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罗教创始人罗梦鸿所撰
《西游记》这些炼丹术语,常常对应着具体的人物,如金公、心猿说的是孙悟空,木母讲的是猪八戒。
而在明代嘉靖年间罗祖教的《宝卷》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唐僧随着意马走,心猿就是孙悟空。猪八戒,精气神,沙僧血脉遍身通”,“锁心猿,合意马,炼得自乾,真阳火,为姹女,妙理玄玄。猪八戒,按南方,就转神丹,思婴儿,壬癸水,两意欢然。”
按照罗祖教的经典《无为了意卷》,罗梦鸿的嫡传弟子秦洞山,就曾研习内丹功法,内丹学也是罗祖教修行的一部分。罗教后人也将此融进了《西游记》中。
上图_ 罗教宝典《大乘叹世无为经》
罗祖教和《西游记》一样,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将千年以来流传于中国的各种思潮扭合杂糅在一起,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作者:大狮子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论宋元以来民间宗教对<西游记>的影响》 蔡铁鹰 民族文学研究 2008.2
[2]《<西游记>与罗教》 张培锋 文学与宗教 2010.2
[3]《明清时期罗祖教信仰在漕运水手组织中的传播与演变》 赵奥博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6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风云
作者 100000+
1、混世猴王孙悟空,身高只有一米三
孙悟空在《西游记》原著里的长相实在不好,身高不满四尺,明代的一市尺大约是32cm,也就是说悟空身高在1.3m左右。混世魔王曾嘲笑孙悟空:"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甚么上下?"
2、唐僧肉的正确吃法
最早要吃唐僧肉的是第十三回里的寅将军,剖腹剜心,剁碎其尸,首级心肝献客,四肢自食,骨肉分与各妖。然后是黄风怪,他提出了新的吃法,先绑在定风柱上三五天,也就是风干了之后或煎或吵;进一步发展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选择蒸着吃,并使得这种吃法在妖界流行起来,以至于日后的红孩儿、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盘丝洞蜘蛛精以及狮驼岭三兄弟都选择这种吃法。最后那些更讲究的犀牛精避寒避暑避尘三大王,他们要细切细锉,配着酥合着香油煎着吃。
3、沙僧戴的9个骷髅都是唐僧前世
第八回,沙和尚被观音菩萨降伏后,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沙和尚的是原型深沙神,而他脖子上那串骷髅是三藏法师的前身,在元人《西游记》杂剧中,深沙已变成沙和尚,他脖项上挂着九个骷髅头,据说唐僧“九世为僧”,被沙和尚“吃他九遭”。
4、龙的地位低到难以想象
龙王在《西游记》里的地位低到难以想象。在中国民间神话中地位崇高的龙,在《西游记》里却地位低下,四海龙王胆小怕事,泾河龙王为了一点小事就被告死罪,小白龙更是变成坐骑踏上取经赎罪之路。“龙王”这个概念,其实是随着佛教经典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大鹏受是很高等级的神物,而龙经常是金翅大鹏的猎物。大鹏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所以,从佛教经典传入的“龙王”形象,地位不高,也不难理解。
5、六道众生之外的灵物不止孙悟空一个
《西游记》中如来明确说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孙悟空就是灵明石猴,他护唐僧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后阪依佛门,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灵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赐“闻达侍者”;因由树生,取木姓,法号尚智。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在《封神演义》中,曾修行千年,以化身为人,是梅山七怪之首,名叫袁洪,为纣王领兵征战,是商朝一大猛将。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假悟空,无姓名,神通与孙悟空一般无二,变化成孙悟空、观音等,照妖镜皆不能识。后被如来说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死。
6、孙悟空的恩师菩提老祖到底是谁?
菩提老祖,即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金刚经》的当机者。菩提老祖居住的地方有一副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这副对联是个字谜,谜底是“心”字。动念即乖、心行处灭,有禅宗意味。
7、四大部洲90%的人都念错
一开篇,吴承恩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很多人不知道,四大洲的正确念法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译,是佛教名词,分别表法四类社会阶层里的人道众生。
8、牛魔王的人设是在向鸠摩罗王致敬
牛魔王的名字是从“鸠摩”演化来的,从古至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是当地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鸠摩罗是印度神话中大神湿婆与雪山神女帕尔瓦蒂之长子,为神话中战神,在南印度广受崇拜。
9、金箍、紧箍、禁箍傻傻分不清楚
《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让观音去东土寻找取经人,除了锦阑袈裟和九环锡杖之外,如来还给了观音三个箍儿。三个箍儿的顺序是:金、紧、禁。孙悟空戴的是紧箍;禁箍收了黑熊精做守山大神;金箍最后收伏了红孩儿。
10、最强兵器并不是金箍棒
孙悟空的金箍棒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针,放在东海,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测量工具。而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全名为上宝沁金耙,是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谒谛、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乃道家至宝。
11、弼马温是正四品的大官
中国历史上并无“弼马温”一职。民间传说,是将母猴子的尿与马尿混合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免马生病。“弼马温”的谐音就是“避马瘟”。弼马温这个官职,在《西游记》是御马监的“正堂管事”,是给玉帝养马的,是借用的明朝的“御马监”来的。而明朝的御马监一把手,是正四品的官,和地方知府是同一等级。
12、玉帝吃龙肝,如来喝凤髓
《西游记》里神佛满天,他们吃什么?蟠桃盛会的菜品自然上上乘,绝非人间可比。“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八字四菜——龙肝凤髓,熊掌猩唇,玉帝和如来就入口这样的菜品,神仙的世界也一样奢华浮夸。
13、悟空、悟能、悟净的法号玄机
唐僧三位徒弟的法名,正巧合了佛教中“空能静”三字的含意,空能净,空,四大皆空,尘世一切抛下舍去放下,活的自在,活的洒脱,一心向自在。能,能爱一切众生,能接受一切众生,能容一切众生,能度一切众生,能舍得、能放下,能容宇宙万物,容者乃大。净,首先自身干净,六根清净。心里无任何邪念,内心纯净,净乃静,修自己修内心修清净。
14、红孩儿不是小屁孩而是小鲜肉
各种影视剧版本里的红孩儿都是小孩形象,其实原著里写他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他的外貌是这么描写的: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所以,红孩儿这位圣婴大王不是小屁孩,而是小鲜肉。
15、牛魔王是唯一一个有坐骑的妖怪
《西游记》里有各式妖魔,其中不少是神仙坐骑变的,但是唯有一个有坐骑的妖怪是牛魔王。牛魔王的坐骑是避水金睛兽,避水金睛兽只能辨识容貌,不识气味,貌似麒麟,龙口、狮头、鱼鳞、牛尾、虎爪、鹿角,全身赤红,能腾云驾雾,会浮水,性情通灵,疑似龙族。
16、两界山下孙悟空杀六贼的寓意
孙悟空被唐僧救出了五行山后,有一段打死强盗的故事,1986版《西游记》里虽有表现,但做了大量删减。有意思的是六贼的名字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孙悟空所杀的六贼,其寓意就是孙悟空到达了六根清净的境界,是谓无欲是真心,有欲是凡心。
17、嫦娥不是一个人而是指一大群人
关于嫦娥,西游记中的说法跟民间传说中很不一样,当然也跟影视作品里说的不太一样。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嫦娥一直是一个具体的人,她是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后羿的妻子。而在《西游记》里,嫦娥却指的是月宫里的一群宫娥,猪八戒调戏的那个,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叫做霓裳仙子。
18、妖怪最多的地方是狮驼岭
狮驼岭为狮、象、鹏三魔王占据,要抓唐僧来吃。狮驼岭上的妖怪南岭五千,北岭五千,东路口一万,西路口一万,巡哨的四五千,把门的一万,烧火的无数,打柴的无数,共计四万七八千。(完)欢迎补充。